清瀧川健行道隨四季變化展現不同風情

高雄

最初對於高雄的印象來自於川端康成的小說「古都」,故事以一對才出生就分離的雙胞胎姊妹為主角,姊姊是和服批發店的大小姐,妹妹成為北山種杉人家的雇工,命運迥異的兩人先在高雄相遇,又在祇園祭重逢,書裡也帶出京都如繪卷般瑰麗的四季風物人情。以紅葉美景出名的「高雄」,雖然地處偏僻,從京都車站坐車出發將近需要一個小時的時間,但每到十一月,就會有無數的賞楓客蜂擁而至。從拇之尾的高山寺開始,然後西明寺、神護寺,依照順序拜訪這高雄的三座名剎,是訪問高雄的標準行程。一入山中,就是迥然不同於市區的景色,高雄有清瀧川流過,地形猶如峽谷,高山寺等寺院坐落於山間,要入寺,得先要爬一段陡峭的石階參道,參道兩側紅葉蔭天,總引得大堆人留連駐足。在紅葉季節之外,高山寺跟西明寺都是可以免費入寺,不妨模仿一下「古都」的女主角避開人潮選擇在春夏時節造訪這裡,也許能更清楚感受這山中古剎的幽深玄靜吧?

秋高氣爽的時候,來趟健行也不錯。由神護寺石階下方的高雄橋開始,一路到落合橋為止,有一段沿著蜿蜒曲流的步道,稱為「清瀧川健行道」,是「東海岸自然散步道」的一部份,顧名思義是以自然風景為主的踏青路線。清瀧川健行道分為兩段,前段的「錦雲溪」是從高雄橋到清瀧,長四公里,後半段從清瀧到落合橋為止,稱做「金鈴峽」,約一點五公里,順流而下沿途風景優美,抬頭可見滿山直聳參天的北山杉。筆直的「北山杉」屬於高級木材,人工種植的北山杉經過特殊修剪,像一簇簇綠色的大花立於岸邊、豎於山間。杉林幽深之外,沿著清溪前行,秋天時可見紅葉,春天則為偶然出現的山櫻感到驚喜,清冽的溪流就在腳邊,步道平坦易行,一路行來非常的舒服暢快。

高雄夏天的時候也有川床,和鴨川、貴船川上的川床不太一樣,清瀧川上的川床可是有屋頂的。在細雨天裡也能在薄闇中一邊欣賞溪谷之美,一邊品嘗美味的料理。

 

 

 

 

◎高山寺

◎西明寺

◎清瀧川健行道

 

愛宕百韻的故事「敵人在本能寺!」     

無論是餐廳或是住家的廚房,只要是作料理的地方,京都的廚房大抵都少不了一張書有「火迺要慎」四字的符札,甚至經典到跟五重塔一樣幾乎就是京都的代名詞。這個代表京都特色的符札其實來自於京都西南邊愛宕山山上的「愛宕神社」。愛宕山標高924公尺,比坐落在京都東北方標高848公尺的的靈山比叡山還要來得高,愛宕山開山於一千三百年前,自古以來便是山岳修驗道(宗教的一種)的道場,江戶時代中期以後火神的信仰開始在一般平民間流傳開來,坐鎮此山山頂的愛宕神社以供奉鎮火之神深受崇敬,亦是日本全國將近千座的愛宕神社分社的總本社,有「小孩子在三歲之前參拜愛宕神社的話,一生就不會遭遇火災」的說法;對愛宕神、愛宕神社的崇仰則被稱為「愛宕信仰」。

不過,要進行愛宕參拜可不容易。

愛宕山東南山麓一帶,被稱為「清瀧」地區,同時也是愛宕神社的入山口,從清瀧的登山道入口起算至愛宕神社為止,距離約四公里,單程大概要費兩個小時。除了由清瀧出發經表參道入山之外,還有其他幾條能夠抵達愛宕神社的參拜路線:從水尾的登山口出發的水尾路線、會經過月輪寺的月輪寺路線,以及首無地蔵路線、樒原路線、越畑路線、神明峠路線等,到達山頂的時間從四十分鐘到一個半小時不等。

當年決心挑戰登愛宕山,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會覺得有些瘋狂。當時自忖腳力不錯,覺得四公里根本小意思不算什麼,頂多一個小時就能走完了吧,卻沒想到那是在平地的情況……才剛起步,眼前所見的山道斜度立刻讓我的臉黑了一半,心想:好險今天早餐吃的是牛丼,應、應該撐得住吧?只是在開始登山後沒多久,因此彼此步伐「不一致」,我就跟我的「山友」分手了。結果,看我一個女生輕裝上山,又是一臉快要死掉的樣子,頻頻有路過的好心大叔大嬸出言關心我,爬山、健行這種運動,最大的優點之一,就是即便是未曾蒙面的陌生人,也能敞開心懷彼此關心問好。隨著路標前進,在「半生半死」之間,三個小時我終於到達目的地,這時我的山友早在山頂休息處等我等到要把手邊的小說整冊都看完了!

我們在「千日詣」的前夕登愛宕山,沿途可見為千日詣準備的照明燈泡,愛宕山的「千日詣」――正式名稱是「千日通夜祭」,在七月三十一日晚上到八月一日早上這一段時間參拜愛宕神社的話,可以獲得等於一千天份的功德,所以在這一天徹夜參拜愛宕神社的人據說高達數萬人,每年都把山路塞得水洩不通,實在難以想像是什麼樣的光景,不過,半夜爬山?嗯,請讓我多修練修練之後再來挑戰。

在山頂休息處,除了展望山下風景外,大家也都不約而同開心的拿出自己帶上來的便當享用,以告慰身體的辛勞。話說明治、昭和年代的愛宕山,可是現代想像不到的光景,當時不但有纜車直達山頂,還有遊園地、飯店、滑雪場,跟現在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徒步上下山的愛宕山截然不同。

千辛萬苦的上山來,當然要十足用力地給它好好眺望一下山下的京都景色,登高臨遠,望京都渺邈,突然間,我覺得我好像可以體會五百年前某個男人的心情了。

    天正十年(西元1582年)五月,明智光秀帶著自己的兵隊上了愛宕山,他在愛宕神社總共抽了四次籤,三次的「凶」之後,第四次才抽到吉籤,光秀後來還在山上舉行了連歌大會,其間所作連歌被後世稱為「愛宕百韻」。這場連歌大會由光秀負責起頭,首句即是:「時は今 雨が下しる 五月哉」                             ,意思說「時機就是當下」,透露出了光秀欲取主公織田信長而代之的政治意圖。

在愛宕山參詣的僅僅數日後,就發生了改變日本歷史的大事件「本能寺之變」。

是不是從愛宕山上俯視的整座京城景色,加深了光秀想要奪取天下的野心呢?站在同樣的山頂,我不禁如此想。

 

 

 

從愛宕山一望而下的京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o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