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南禪寺的裏疏水是我最愛的散步道之一。

 

入門

每次在訂下京都行的計畫之後,從出發的半年前開始,我便會逐步增加食量,在故意將胃房撐大的同時,每天也不忘踩上幾十分鐘的踏步機,把小腿肚養得粗粗壯壯地,將食量養大是為了到時在京都能多嚐美食,一天五餐也遊刃有餘,這身邊朋友倒還可以理解跟認同,不過踩踏步機是怎麼一回事?對我來講,去京都不練腳力怎麼行,因為我可是要去京都上免錢的有氧課!

京都的有氧課首推入門的「階梯有氧」。好像是越接近天空,與神佛的距離也能因此更拉近一般,京都不少大本山寺廟都高高坐倨在山頂,都得先登爬一段長長的石階梯才能抵達莊嚴的本堂,一窺名剎之奧。然而,途中的景色卻絲毫不比目的地的寺院遜色,比如知恩院,你可能是剛經過青蓮院正沿著神宮道南行或,是從公車站「知恩院道」下車爬著略有坡度的華頂道上來,你一定曾被它高達二十四公尺、寬及五十公尺的宏偉三門給震攝過,但吃驚的還在後頭,通過三門後等著你的是好幾層樓高的石階梯,而且每一塊階梯的高度都是非凡SIZE,只能低著頭彎著腰一步步吃力往上爬,階級的石色便這樣進入你的眼簾,那長年來經人踩踏爬登的石階顏色到底該用什麼顏色來形容呢?眼角偶爾往左右掃去,旁邊的新綠也同樣讓你驚豔;比如金戒光明寺,你由下往上緩緩登爬石階,忽然間一座巍峨的山門跳入你的眼中,過了山門繼續順著石階往上爬,迎接你的是金戒光明寺的本堂與本堂前的兩株筆直青松,別小看那兩株松木了,它們跟途中的鐘樓一樣,都是金戒光明寺的重要Symbol

 

當然還有通往清水寺的二年坂、三年坂,斜斜的坡路總是擠著滿滿的上山、下山人潮,每個人都像滾馬鈴薯般被洗得圓潤光滑,不過走在這裡定要有一心不動的意志力,不然可是會在沿途上那些迷人的特色小店吸引一不小心就打開了荷包,大大破工囉。洛東之外,嵯峨野的二尊院門前參道的「紅葉的馬場」、洛北的貴船神社本宮參道上的紅色立燈籠,這些途中的景色都是那樣雋永,有這種感想的似乎不只我一人呢,跨入宏偉的山門之後或之前,眾多的京都觀光宣傳海報或影像通往的巍然的本堂建築之前,喧賓奪主成為經典意像。曾經很不解,古代人明明很小一隻,為什麼跨檻跟石階級總要做得如此巨大?在吃力地登爬向上的同時,一方面也讓我們懷抱著謙卑之情吧!我很喜歡在京都爬樓梯。沿著石階,拾級而上,眼前的風景、身邊的景物也隨之變化,「爬樓梯是不用錢的」,每一個踏階都是0円的美景。

膝蓋不好、不愛爬坡也沒關係,京都還有一門最最初級的有氧課,那就是「走路」,在京都愛上散步的人不少,沿著長牆跫步而行,或是在巷弄路裏間隨性漫行,都是叫人喜愛的散步方式,其中不能獨漏的就是傍著流水散步了。流水帶來氧氣,一面散步,一面還能補充高氧,無論人工鑿造的水渠如琵琶湖疏水道,或是市中的小川溪流如白川,甚至是鴨川,沿著這些水邊步行,不用流汗,也不用走到氣喘噓噓,保證有換一副新肺,身體整個變好的感覺。

 

船岡山

覺得入門班的「階梯有氧」、「有氧散步」太簡單沒挑戰,沒關係,京都三面環山,還有船岡山、吉田山坐落盆底,裡頭初、中、高級的有氧課——該說是「登山課」了——應有盡有,任君挑選。

位在紫野地區的「船岡山」是座形狀似舟、標高一百一十七公尺的小山。話說平安京建都之際,城市規劃師便是站在船岡山的山頭上,畫出了整齊如棋盤格的城市格局,從船岡山拉出來的朱雀大路成為了平安京的中心線,船岡山說是都城的起點也不為過。

第一次登船岡山,心裡可是做足了準備,選擇從最氣派的西北面登山口進入, 小走數分鐘後,即到達某寬闊地,心裡想著:「要正式開始了吧!好!」給自己打氣之後準備要開始登爬,一個轉身卻突然發現到代表至高點的「三角點」的牌子,這下可真是傻眼了,原來自己已經在山頂了?!無處發揮的實力只好留待下次的機會了。

不過,即使從入口到山頂總共花不到十分鐘的時間,站在寬闊的平台上往外望出,還是能得到登高臨遠的景致,因為此處地勢本來就算高了,不然踩著腳踏車從丸太町通出發一路往北的我怎麼會差點就掛在路上了呢?京都的南低北高讓我著實吃到了苦頭,但也是因為如此,我才能先苦後甘地輕易登上山頭。

   正如當年平安京的規劃是從這裡開始的一樣,船岡山的山頂上有一個小小的,用來標明方位、刻有周邊山名的銅盤,借由銅盤上的紋樣原可以分辨周圍群山,只是在歲月的侵蝕下銅盤面早已磨損不清,然而展望四方——  

「左大文字」、「船山」、「比叡山」……還是能夠一一數出它們來——  因為早已鑴刻於心的京都風景是永遠不會磨滅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o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